为达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充分有效地利用实验室资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规范有序地做好实验室的开放工作,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实验室开放的意义
(一)高等学校实验室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也是广大教师教学科研活动的主要场所。实行实验室开放是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的有效指施。实验室开放对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实验室开放是各类实验室在完成计划内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利用现有师资、仪器设备、设施条件等资源,面向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进行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社团活动、毕业设计以及产品研发等活动的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实验室开放工作贯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形式多样、讲究实效”的原则,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确定开放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四)开放实验的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提倡采用自主式、启发式、探索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二、实验室开放的形式和内容
(一)开放实验的形式
1.全面开放:适合参与人数较多、实验内容特色鲜明的项目。
2.定时开放:适合实验内容较多、开放时间较长的项目。
3.预约开放:适合自主选择的课题。
(二)开放实验的内容
1.教学实验型:在实验时间上,学生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选做所开放的教学实验项目,允许同一个实验项目多次进行,直至获得满意的结果。学生可以按照项目菜单自由选择。对于实验课时较多的公共基础课、主干专业课程或单独设课的实验课,须设定一定数量的开放式选做实验项目,供学生课外选做。
2.综合训练型:即在原来常规实验的基础上揉进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实验等新的教学内容,在注重学生基础训练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自选课题型或毕业论文(设计):由教师或教学单位提出综合性、设计性课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进行实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科技竞赛型:根据竞赛课题,结合实验室条件,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科技竞赛活动,使对课题有兴趣、有潜力的学生得到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促使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5.参与科研型:将实验教学与科研、生产、社会服务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加教师承担的生产实际,科研课题的实验内容,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从事科研的综合能力。
三、开放实验室的申报
(一)填写“信阳学院开放教学实验室申报表”,
(二)所属二级学院组织专家论证并签署意见,
(三)学院院长审批后报教务处备案。
四、开放实验室的运行与管理
(一)组织管理
开放实验室由各二级学院具体组织实施。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实行实验专职人员和实验指导教师共同负责的形式,开放实验项目内容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专职人员由各学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二)运行程序
1.各开放实验室于每学期开学前向教务处提交各开放实验室信息(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开放时间、开放条件、开放内容、开放对象、最大容纳学生人数等),教务处汇总后在教务处网站上公布。
2.学生根据相关条件和兴趣进行项目申请,填写并提交“信阳学院学生开放实验申请表”。
3.学院对申请人资格进行审查,根据申请人数及时间情况合理安排后报教务处备案。
4.学生根据预约或开课通知准时到预定实验室进行实验,每次实验均需做实验记录,整个实验完成后写出纸质实验报告或实验成果。
5.指导教师批改实验报告或验收实验成果并存入教学档案。
6.若是参加竞赛、临时性科研任务等,可根据情况在履行手续后,及时开放实验室。实验结束后写出相关报告并存入教学档案。
(三)制度建设
开放实验室所属的学院要根据实验室特点和本办法精神制订相关管理制度与实验室开放实施细则。在适当场合公布开放实验室简介、开放实验室项目简介、开放实验室条件简介等信息资料。
(四)经费预算
各二级学院每学期末做出所属开放实验室下一学期进行开放实验所需易耗品及耗材经费预算,纳入实验易耗品与耗材计划进行申报。
五、对参与开放实验学生的要求
开放实验室面向学生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开放,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所选定的实验项目,学生不仅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还应初步具备以下能力:
(一)文献查阅能力。学生应能根据对实验内容的基本了解,来查阅有关书籍、资料、文献,并通过对该实验课题有关的国内外技术现状、发展动态的了解,来收集该实验课题的实验方案或相关资料。
(二)实验方案设计能力。学生应能根据实验课题的技术要求和实验条件,提出实施本实验课题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的设计包括实验原理、功能方法、手段、实验计划进度等。并交指导教师审核该方案,在尊重学生思路和实验要求的前提下,确定实验方案。
(三)自主实验能力。学生应能在开放式实验环境中,按照拟定的实验方案独立完成仪器设备的连接调试、测试、实验数据的记录,整理、分析等内容。
(四)实验报告与论文撰写能力。在题目完成后,学生应向指导教师提交实验报告或研究论文等实验成果。报告主要包括:本实验项目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实验原理与方法、实验过程或步骤、程序或数据处理,实验成果与结论。
六、考核与奖励
(一)开放实验纳入学生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实验室开放活动,通过开放实验取得成绩的项目和产生的创新性成果,可以申报各种评奖。
(二)鼓励和支持实验人员和教师积极开展开放实验工作,所在学院按照实验室开放实际情况考核实验指导人员开放实验的工作,教务处将在学年末根据指导开放实验的类型,学生人数,难度系数和开放效果,核定开放实验室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三)为推动实验室开展开放实验工作,鼓励逐步实行实验室全面开放的组织形式。各学院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开放实验,积极推进实验室的全面开放。学校对在实验室开放方面成绩突出的学院、实验室及个人子以表彰和奖励。
七、附则
(一)本办法适用于全校实验室面向各类学生的开放工作。
(二)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教务处和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负责解释。
附件:信阳学院开放教学实验室申报表
2021年4月28日